優呵呵 秉鈞跟瑞宏

優呵呵  秉鈞跟瑞宏

刊頭

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

20140626奧奈鑽嘴魚095陳韋志

碗米仔 學名Gerres oyena

中文名 奧奈鑽嘴魚

科中文名 鑽嘴魚科

模式種產地 Suez andr Jidda, Saudi Arabia, Red Sea  大陸名 奧奈銀鱸     

棲息環境 礁區、砂泥底、河口、淡水、近海沿岸、潟湖  俗名 碗米仔     

棲息深度 1 - 3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    

有毒魚類 否  觀賞魚類 否     

最大體長 30 cm  經濟性 是 

台灣分布 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、綠島、東沙 

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

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 

型態特徵體呈長卵圓形,標準體長約為體高的3.0-3.3倍,體背於背鰭起點處略為彎曲,與水平方向軸約呈35度角。口小唇薄,能伸縮自如,伸出時向下垂。眼大,吻尖。上下頜齒細長,呈絨毛狀;鋤骨、?骨及舌面皆無齒。體被薄圓鱗,易脫落;背鰭及臀鰭基底具鱗鞘;側線完全,呈弧狀,至尾鰭基底之側線鱗數 35-39,尾鰭基底之有孔鱗3或4;側線上鱗列數3.5(側線至背鰭第V棘間,且不含側線鱗)。背鰭單一,硬棘部IX,第II棘最長,但短於頭長;臀鰭第II棘細尖狀,短於或等於眼徑長;胸鰭短,末端僅及肛門;尾鰭深叉形,最長鰭條長約與胸鰭等長。體色呈銀白色,體背淡橄欖色;體側具7-8條不顯著的橫帶;背鰭硬棘部具黑緣,有時會延伸至軟條部;尾鰭亦具有暗色緣。

棲所生態 棲息在沿岸沙泥地,亦可發現於河口、內灣、紅樹林等地,在珊瑚礁區周圍之沙地亦常見,以沙泥地中的無脊椎動物為食。

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-西太平洋區,西起紅海及非洲東岸,東至西太平洋各群島。本省西部沿海及南北礁區均見。

漁業利用 本種魚一年四季皆有,以春、夏季較多。圍網、底拖網、流刺網及手釣皆可採獲,但魚體小,常作下雜魚處理,供養殖飼料之用,體型大者市場偶可見到。

20140626盤仔魚 095陳韋志

盤仔魚 學名Evynnis cardinalis

異名Sparus cardinalis俗名(中) 盤仔魚;(英) Threadfin porgy分布日本南部、東海、西太平洋皆有分布,本省以南部海域較為常見。形態特徵體側扁呈卵圓型,體色鮮紅,背鰭第三、四棘延長為絲狀,不過明顯沒有小長棘鯛來的長,魚體新鮮時,在體側有數縱列不規則的青色小點。 棲息生態本種魚屬大陸棚底棲性的魚類,分布深達 100公尺,喜沙泥底質,在礁區外圍更多,肉食性,以小魚、小蝦或水層中的浮游動物為主食,會隨著季節的改變遷移洄游,通常大魚在較深海域。漁業全年皆有產,可利用底拖網、延繩釣等漁法捕獲,肉質細緻,屬高經濟價值魚種,適合碳烤、油煎、清蒸等,味道均極為爽口。體長可達40公分,通常在 20~25公分左右。

資料來源:邵廣昭等,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(上)--海藻與無脊椎動物,台灣省漁業局,1996年5月初版

20140626錢鰻095陳韋志

錢鰻 學名Gymnothorax favagineus

中文名 大斑裸胸鯙

科中文名 鯙科

科號科名 073 Muraenidae

模式種產地 Tranquebar, India  大陸名 豆點裸胸鱔     

棲息環境 礁區、近海沿岸  俗名 錢鰻、薯鰻、虎鰻     

棲息深度 1 - 45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    

有毒魚類 否  觀賞魚類 是     

最大體長 300 cm  經濟性 是 

台灣分布 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、蘭嶼 

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

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、A review of muraenid eels (Family Muraenidae)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s of twelve new records. Zoological studies 33(1):44-64(Chen, Shao & Chen, 1994) 

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呈圓柱狀,尾部側扁。吻圓;上、下頜略呈鉤狀。尖牙;上、下頜齒單列,頜間齒單列,鋤骨齒在大型個體上由前向後由單列逐漸變為雙列。脊椎骨數 139-143。本種體色由白、灰白至灰褐色;體表具許多圓黑斑點,斑點的直徑隨著魚體成長並不顯著地增大,而是斑點數量增加;頭部斑點密度較高,且常形成類似蜂巢狀的斑紋。斑點數量和斑點間隔有相當大的變異。

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淺海珊瑚、岩礁的洞穴及隙縫中。以魚類為主食。黑斑裸胸鯙的斑點間隔因受地點、體型及族群等因素影響而有很大的變異。大型個體棲穴附近經常可見清潔性動物,如魚醫生、清潔蝦等與其共生,為大鯙進行清潔性服務,清除體表或口腔中的寄生蟲,如魚蝨、橈腳類等。

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-西太平洋之間的溫暖海域:如南非、紅海、阿曼、馬爾地夫、印尼、日本、菲律賓、澳洲大堡礁等地。在臺灣廣泛見於各地珊瑚、岩礁分布的海域。

漁業利用 一般利用延繩釣、陷阱籠具等漁法捕獲。生猛海鮮店常見本種;亦有剖開曬乾加工後食用的方式。大型個體在水族館中展示,相當能吸引遊客的注意。

資料來源:台灣魚類資料庫

20140626縱帶笛鯛095陳韋志

縱帶笛鯛 學名Lutjanus vitta

(Quoy & Gaimard, 1824)異名Mesoprion ophuysenii俗名(中) 赤筆仔;(英) Brownstripe, Brownstripe red snapper分布主要分布於東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海域。包括印度、印尼、菲律賓、大陸、日本等。本省主要產於南部海域。形態特徵體淺紅色,體側上方有甚多暗褐色斜線;側線下方則有呈水平排列之縱線,其最上方一條最寬。各鰭黃色,唯腹鰭淡色。幼魚時,體側中央黑縱線明顯,並有一卵形黑點位於其上。本種魚與正笛鯛 (L. lutjanus) 極為相似,然可從前者背鰭硬棘數X (正笛鯛為XI~XII) 來區別。棲息生態棲息於礁沙交錯及大陸棚緣之海域,水深10~40公尺處。獨游或成群。主要以魚類、蝦、蟹及其它底棲無脊椎動物。漁業常見之食用魚。一般以一支釣、底拖網等漁法來捕獲。煎、煮、蒸及紅燒皆宜。 體長最大體長可達40公分,一般在15~25公分左右。

資料來源:邵廣昭等,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(上)--海藻與無脊椎動物,台灣省漁業局,1996年5月初版

20140626薔薇虹彩鯛 095陳韋志

薔薇虹彩鯛 學名Xyrichtys verrens

(Jordan & Evermann, 1902)異名Hemipterontus verrens, Hemipterontus caeruleopunctatus俗名(中)紅姑娘仔;(英)Razorfish分布日本至台灣間之海域。本省在東部、西部海域以及離島之澎湖海域均有分布。形態特徵頭部眼上方圓,往下至吻部幾垂直。腹鰭第一軟條特別延長,其末端往往超過臀鰭起點。雄魚體側具紫紅色邊之斑點,雌魚則無;背鰭與臀鰭基部淡色。棲息生態棲息於水質清澈、砂質、石礫質或是貝殼碎片形成的砂質海底。在海床附近之礁石上,捕食貝類及小型甲殼生物,一遇到危險,立即鑽入砂床中。利用體型雖不大,但肉質細緻,以紅燒為較常見之煮法。全年均可捕獲。 漁業一支釣、拖網、流刺網、延繩釣均可捕獲。體長通常在25公分左右。

20140626藍豬齒魚 095陳韋志

藍豬齒魚 學名Choerodon azurio

中文名 藍豬齒魚

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

模式種產地 Japan  大陸名 藍豬齒魚     

棲息環境 礁區  俗名 四齒仔、西齒、寒鯛     

棲息深度 7 - 8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    

有毒魚類 否  觀賞魚類 否     

最大體長 40 cm  經濟性 是 

台灣分布 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、綠島、南沙 

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國海 

型態特徵 因為在口前方各有兩對犬齒,故有四齒之稱。體呈淺紅褐色,胸鰭上方有2條斜向背鰭基部的相鄰斜帶,其中前方一條顏色為黑至暗褐色,另一條則為白至粉紅色。幼魚全身都是紅褐色,斜帶乃隨成長而出現。

棲所生態 出現的海域多半為沿岸或較深的岩礁區,亦為各地人工魚礁區所常聚集之魚種。於礁體與砂地間來回巡游,主要是以底棲生物為食。

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至東中國海之間的海域。本省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有分布,但以澎湖及台灣北部、東北部較多。

漁業利用 以一支釣、延繩釣或潛水鏢魚較可能捕獲。肉質尚稱細緻,其鰓蓋相當銳利,處理時要小心。全年均可捕獲。

資料來源:臺灣魚類資料庫

20140626藍點鸚哥魚 095陳韋志

藍點鸚哥魚 學名Scarus ghobban (Forssk

俗名(中)鸚哥、青衣;(英)Blue-barred parrotfish分布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海域。本省各地海域及各離島岩礁海域均有分布。形態特徵雌魚和雄魚的齒色皆為淡黃色。開始型的雌魚體棕黃色,各鱗片具藍綠緣,體側有5至6條不規則的藍色橫斑,截形尾。終端型雄魚體橘黃色,各鱗片具藍綠色緣,腹部較淡色,雙凹形尾。棲息生態成魚大部分獨游於接近珊瑚礁旁的砂地。幼魚大都成群的在珊瑚礁或海藻叢中覓食。啃食珊瑚,以珊瑚之共生藻為食。 利用肉質細嫩,適合各種煮法。漁業為常見的鸚哥魚種之一,全年皆有產,以夏季較盛產。一支釣、流刺網、延繩釣等均可捕獲。體長可達80公分